• 分享
  • 收藏
  • 举报
    X
    要成为世界顶尖,上海应该如何激发“第一动力”
    921
    0

    司机龙师傅发现,这一年,东海大桥的“流量潮汐”几乎不见了。


    过去,这条连接洋山港和上海本土的交通主动脉,在每天两个固定的送箱高峰期都会严重拥堵。建设自动化驾驶智能测试专用道后,智能重卡在东海大桥上开展了准商业化自动驾驶运营。1秒时距的5车编队,通过自动驾驶7天24小时往返于洋山港与集疏运中心之间,在流量低谷时段自动转运集装箱,实现东海大桥交通流量“削峰填谷”。


    自动驾驶技术让洋山港吞吐能力上限、整体作业效率和运营效果又进一阶,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而若非临港新片区把“无驾驶人路测”通过浦东新区法规制度化落地,并发放了全国首批基于立法基础的测试牌照,这一项目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的重要突破。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进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中央交付给上海的一项重要使命。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上海考察,都对科技创新念兹在兹。


    经过多年建设,上海已搭建起国际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国产大飞机C919、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商业运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0.2件。


    “建框架”后,还需要“强功能”。早已将目标锚定为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上海,不能也不会满足于眼下的成绩,而是应围绕创新能力和水平,开展新一轮的全面审视和再出发,力争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加快建成一座策源能力更强、功能更齐备、影响力更大的创新之城。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座创新之城,创新应当是全过程的,也是全方位的。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还要有与之匹配的制度创新、理念创新、范式创新。唯有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上海才能真正担起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的使命。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一座真正的创新之城,要有一往无前、探索极限的决心。


    科幻小说《三体》中,科学家研制了一款宇宙飞行器,用激光推动光帆,能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4.24光年外的半人马座α星。复旦大学力学实验室里,青年科学家徐凡从2021年起,就围绕着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持续研究。支撑徐凡的,不仅是“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更有来自上海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所提供的大力支持。


    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才会产出颠覆性的成果。然而,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最难的就是坚持。上海正通过加大资源要素、体制机制保障,支持青年科学家投身高价值、高风险研究,心无旁骛地一往无前、探索极限。


    一座真正的创新之城,要有风险共担、躬身入局的勇气。


    只有走完“从0到10”的全过程,一次真正的创新才算完成。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企业、政府等主体都要躬身入局。科学家要看见科技未来产业化的趋势,定位“卡脖子”问题和前沿难题精准发力。企业要读懂最底层的关键理论技术,进入核心领域,掌握布局主动。政府要尝试鉴别好的技术、努力发掘好的企业,在不同领域针对性配备支持政策,在不同阶段集成性改革打通堵点,支持科学家攀登高峰、企业发展壮大。


    在上海推出的“探索者计划”中,政府部门邀请重点行业的领军企业“出题”,并与企业共同出资,进行项目遴选和管理,更好地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赖晓春研究出的光子计数能谱CT技术,被誉为“CT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技术革新”。联影医疗得知后,通过“探索者计划”联合上海各领域优势科研团队,共同攻关光子计数能谱CT探测器及封装技术。如今,在研光子计数能谱CT的成像质量已接近临床诊疗需求。


    一座真正的创新之城,要有允许犯错、宽容失败的氛围。


    科技创新是一场高风险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创新,其风险程度往往越高。不论准备多周全,支持力度多大,创新仍然存在失败的可能。因此,上海必须要拥有“宽容失败”的环境和相应的机制保障。


    近年来,上海在多部地方立法中都设立了相关条款。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明确制定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包容非主观故意下引发的轻微违法行为。这一条公布后,业内称其为“科学家条款”,从立法角度对科学家的顾虑作了强有力的回应:科研过程中,允许一些错误。唯有如此,各方资源才敢“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各类要素才会齐聚于创新之上。


    一座真正的创新之城,还要有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胸怀。


    “我已经4年没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了,4年真是太长了。”去年11月,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主旨演讲中,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杜宁凯的开场白令人感慨。据统计,这场科学盛会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00余位国外顶尖科学家以及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120余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齐聚上海临港。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浦江创新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近年来,上海举办了众多与科技创新相关的重要活动。其背后的逻辑在于,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其实离不开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作为开放立身的城市,上海的科创中心必须是在开放环境中打造,必须要在全球合作竞争中扮演重要节点乃至枢纽的角色,只有最大程度汲取全球智慧、全球力量,上海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创新能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建设创新之城注定是一条紧迫而困难的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以创新引领,上海在各个方面、每个环节,都要拿出更多突破创新的举措,不断激发锐意创新的勇气,疏通创新源头、加速创新过程、强化支撑体系,勇挑重担,当好开路先锋。


    4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