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 举报
    X
    与上海创业者说|先为了活下来而战,才有一切新的可能
    866
    0

    近年来,创新创业热方兴未艾,其中,相当一部分初创项目尚处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阶段。受疫情影响,企业界会不可避免地遭遇经营管理上的艰难时刻。

    面对已成常态的疫情影响,创业者们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金云副教授的研究和建言值得一读。

    由“与时间赛跑的能力”划定的生死线

    “先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金云副教授最近和往届毕业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中小企业措手不及,即便是在商学院接受过系统化学术训练的毕业生也很难躲过。

    根据孙金云的研究,在疫情给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带来的挑战中,排名首位的是员工无法正常返岗,除此之外的主要困难,包括发货受制于道路运输、供应商不开工或无法开工、供应商受制于多种原因无法供货、企业主体缺乏防疫物资等。

    “除了排名首位的困难,其他都和物流有关。由于人流、物流受阻,制造业与服务业受到的影响相当,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受到的冲击最大。”具体到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企业越小,恢复越困难、订单减少越明显、现金流短缺越严重。

    “即便没有遇到上述困难,或者遇到困难后及时解决了问题,与时间赛跑的能力仍然是横亘在众多中小企业家和创业者面前的一道坎。”孙金云补充道。

    面对疫情冲击,上海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帮助外向型企业“稳链”的同时,也稳定信心。图为上海泓明供应链分拨中心一角。这里轮转着来自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集成电路零部件。 新华社发

    保持敏感与行动力

    剖析一些顺利熬过疫情挑战的创业者案例,孙金云认为,他们做得最对的事,就是在拥抱恐惧和不安时,保持了时刻奔跑、奋斗不止的决心,在降低损失、让自己先活下来的同时,又随时在为重启做准备。但即便如此,孙金云仍然认为,“能熬过来的都是幸运儿。”

    为何会如此?孙金云说:“事实上,危中不一定有机。当中小企业家、创业者遇到疫情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及时且深刻地认识到危机的本质与规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孙金云接到大量来自往届生的“求助”电话。

    “学生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知所措。”为了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家认清现实,农历新年还没过完,孙金云就召集团队在线上开会,迅速启动了覆盖300余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家的困难、困惑和反应,“那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首轮调查完成两个月后,团队又展开了第二轮调查,跟踪了解企业家们遇到的困境有否发生新的变化。两期调查的数据结果一归并,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组耐人寻味的现象。

    首轮调查时,问卷里有这样一个设问,“你觉得你的企业还能活几个月?”受访者填写的时间有长有短,有说一个月的,有说三个月的,有说半年、一年的。但仅仅是过了两个月,第二轮调查再度问了同样的问题,受访者的回答却出现了反转——

    当初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天的,两个月后对自己“挺有信心”;当初觉得自己可以活过半年以上的,两个月后竟然已经觉得“日子不好过”“很悲观”。

    这是怎么一回事?

    研究团队综合各项数据和访谈结果得出以下推论:不同企业家对危机的感受和认知存在差异,而认知差异往往是影响企业家决策的关键变量之一;相比之下,那些在危机伊始就特别敏锐且反应迅速的企业家,大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有利于团队和业务走出危机的对策。

    相关企业的后续发展进一步佐证了上述推论:一些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虽在疫情发生初期就受到较大影响,但得益于其对市场的高度敏感、迅速响应和积极行动,通常在两个月至半年间,就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逐步站稳的同时占据新的优势地位。此时,如果他们仍然能够毫不懈怠,在战略转型、市场拓展和研发驱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基本上就能化解挑战、变危为机。

    不久前,面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各种冲击和不确定性,经济学家马光远在微博上向企业家们发出警示,“哪有什么这妙计那妙计,哪有什么见效快的良方……坚持活着!不管什么办法,只要坚持活着,活下来就是胜利!”

    孙金云同意马光远的看法,“对于大部分创业者而言,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这是事实,没有什么好避讳的。但既然创业者们开始创业,就要如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那般奋力奔跑,做好随时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在面对危机时,“他们需要具备某种自寻烦恼的能力,不介意跳出舒适区。想办法、去应对、去求生,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为赋能政府实施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布局,易瑞生物专门设计了核酸采样工作站。 受访者供图

    唯有提升组织韧性

    最近,中小企业家自发组织的线上交流会很多,大家彼此诉苦也抱团取暖。尽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参与者们依然活跃、金句频出。

    “人一定要去改变自己,决不能躺赢”“除了生死,所有都是小事”“我不是大度,只是来不及悲伤”……危机下的肺腑之言发到微信朋友圈后,大都很快就会被点赞、转发。

    深入了解这些创业者的经历后,孙金云建议,越是在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节骨眼下,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们越要重视全方位提升组织韧性。

    所谓“组织韧性”,指的是企业和员工在遇到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时,依然拥有抗打击以及迅速调整组织、持续经营、发展壮大的能力。

    但疫情期间挑战格外多,不期而至的变化又“从来不等人”,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要“全方位提升组织韧性”,会不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孙金云直言,“这是为了活下来而战。中小企业的组织韧性体现在能力和决策两个层面。能力包括危机应变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这三种能力就像是企业的三条腿。如果它们能够及时绑在一起、合作发力,企业就拥有了可以应对外部危机的核武器。”而面对扑面而来、防不胜防的危机,“有三大类决策十分重要,分别是组织边界再造、员工关系重构和业务场景适配”。

    为什么要对组织的边界进行再造?孙金云解释说,“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大家可能更看重的是增长、规模和扩张,而一旦经济出现了波动开始下行,企业和创业者应该更看重企业的生存能力、产品质量、忠诚客户占比等‘质量性指标’”。换言之,简单追求规模扩张的“打法”已不可取,应该取而代之的,是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拓展生存空间的组织边界再造。

    上一轮疫情期间,餐饮企业西贝把员工派往盒马做骑手、车企五菱神车转型生产口罩。前一段时间,一些大型电商平台转变运营模式,围绕着“社区集订集送”的新核心业务重整供应链。一些深耕生物科技的中小企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政府实施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布局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案例之所以能够实现,离不开相关企业的组织目标调整、组织边界再造、员工关系重构和业务场景适配。

    最近,孙金云接触了几家“本来特别看好”,甚至已经准备上市的企业。结果,不止一位企业家问他,“孙老师,我们现在现金流还够一两个月,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情形,孙金云难免有点悲观。他直言,“面临艰难时刻,没有万金油式的妙计,更没有谁是渡人的菩萨。此时,如果仅仅是对他们讲一些简单的正能量的话,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太不负责任了”。

    孙金云认为,“先想办法活下来、然后全方位提升组织韧性”的经验仍然管用,但除此之外,“让全社会认识到绝大多数企业正面临困境,并大胆地说出来,也非常必要。这才是真的在帮助他们”。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