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及中国人寿齐发公告,表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其中工行提到,2022年前三季度,已经为实体经济新发放50,000亿元以上投融资,下一步,工行还会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继续保持良好经营态势,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工行力量。
而建行则提到,他们已经成立信贷投放工作专班等举措,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靠前、精准发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就连不是银行系的中国人寿也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根据中国人寿公告,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区域投资力度,截至2022年9月30日,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3万亿,其中向国有企业改革、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累计投资超过4,000亿元。
虽然这已经不是国有大银行第一次表态要支持实体经济,实际上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银行曾多次发布公告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但是这次各大银行表态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不一样,昨天,国家已经明确提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已经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定下了基本基调。
而在此之前,财政部的一个文件同样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10月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
通知中的第八点提到“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这个通知内容不多,但信息含量非常大,简单来说,各地方不能通过举债为土地买卖托底了。
这其实也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各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和房地产了,你要改变发展思路,要改变各地的经济结构以及财政收入结构。
一直以来土地财政和房地产都是支撑各地经济发展和土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最近两年时间楼市表现并不太乐观,土地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有些地方为了保持土地财政收入,就利用城投平台借债购买土地,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自卖自买。
但在财政部这则通知出来之后,以后各地这种自导自演的方式行不通了,想要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只能拓展其他收入来源。
毕竟在楼市越来越饱和的背景下,靠土地靠楼市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想要保持各地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最终还是回归到实体经济当中。
而且财政部发布的这个文件,我相信影响的不仅仅是各地的财政收入,对银行的信贷投向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前银行有很大资金都投入到楼市当中,其中一部分是发给开发商,另一部分发给居民,再一个是发放给一些地方的城投平台。
当房地产占据了大量资金的时候,真正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就比较少了,结果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比较困难,很多中小企业都不能从银行借到钱,这也是导致很多实体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了,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我相信在国家明确方向之后,未来肯定会推出更多的配套措施以及鼓励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种措施不仅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优惠,也会包括信贷投向。
所以我们看到在国家明确方向之后,当天晚上,五大行就马上发出公告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假如未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实体经济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而且从长远来看,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真正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居民财富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这也是打造内循环,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总之,在整体楼市逐渐饱和的大背景下,楼市的获利空间会越来越小,楼市对促进经济的增长,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作用会越来越小。
未来让更多的资金回归到实体经济当中将是一个大趋势,这不仅是国家的意志,更是市场的一种选择,所以未来实体经济很有可能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大家要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