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风雨兼程,我们站在又一个“十年”节点之上。
十年很短,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犹如浪花一朵。
十年很长,足以让高楼拔地而起、幼苗茁壮成长、一座城实现新的跨越。
滚滚时代洪流,立潮头,踏浪行。
2022年9月起,澎湃新闻推出“奔流十年”系列报道,探寻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发展之路。本篇关注上海何以成为全球科创“理想之城”。
祝碧晨 设计
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多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819.8亿元,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等多项全球“首创”涌现…….
过去十年,是世界风起云涌的十年,也是上海锐意进取的十年,自2014年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项重大战略任务后,上海科创建设更是按下了加速键。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上海交出一份怎样的科技答卷?
日前发布的《2022“理想之城”全球高水平科学家分析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排名全球高水平科学家集聚城市前列,上海国际人才枢纽地位凸显。
9月20日举行的上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发布会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党委书记徐枫对过去十年的发展给出三个关键词,“创新、改革和开放”。
而在今年初的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长龚正表示,经过不懈努力,上海科创中心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正处于功能全面升级的关键跃升期。
全球首创涌现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面向的必然是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攻坚突破,让上海这座城市涌现出多个全球首创。
2017年10月24日,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放大输出,在台式化加速器、超快化学、阿秒科学、材料科学、激光聚变、核物理与核医学、实验室天体物理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是国际科技竞争重大前沿领域之一。
同年11月,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诞生,随后是“华华”,这一克隆技术的突破为脑疾病、免疫缺陷、肿瘤、代谢等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2018年8年,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与合作者在《自然》发表论文,宣布首次实现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颠覆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时空表达的传统观念,并突破了人们对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界限的传统认知。
上海光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22年,位于上海的软X射线装置实现国际上波长最短的回声型自由电子激光,标志着中国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研制和使用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学技术的创新,也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上海聚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集成电路产业支持建设“超越摩尔”八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和硅光子中试研发线,成套工艺、装备材料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设集成电路材料、装备和工艺器件领域的开放创新平台,先进射频、毫米波等技术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实力持续提升。十年来,研制了CAR-T细胞治疗产品等16个I类创新药;其中,2021年8个,全国占比约1/4。全身5T磁共振设备等1802个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全球排名前20的药企中,有14家将研发总部或创新中心设在上海。
人工智能创新布局与应用加快正在实施,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上海落成,一批自主智能、自主通用、认知融合、鲁棒可信等方向的创新成果涌现。
面向web3.0技术的互联网操作系统(Conflux OS)成功研制,由上海抓总研制的太阳探测试验卫星“祝融号”成功发射,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思源号”实现8072米最大下潜,燃料电池汽车电堆关键零部件、动力系统及整车项目涌现一批自主研发成果,数字孪生、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改革保驾护航
在9月20日的发布会上,徐枫说,这也是改革的十年。
201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明确提出“以开放促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这一体制改革总目标。
自此,围绕一条发展主线,上海谋划了一批重大改革举措。
2017年,《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出台,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颁布实施《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予以固化、升级。围绕“科创22条”,上海陆续出台了人才改革、国企创新、科技金融、财政支持、成果转移转化等多项配套政策。为细化落实科改“25条”,在扩大科研类事业单位自主权、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10余件。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也是突破核心技术问题的根源所在。没有“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前沿科技领域勇闯“无人区”,需要的是科学家的决心与毅力,更需要制度的保障与激励。
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上海基础研发的强力助推器。《意见》提出,上海将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率先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家单位开展试点。以五年为周期,市政府每年给予一定金额的支持,试点单位匹配相应的资金。
同时,要通过体制改革,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曾表示,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明确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的奖酬金,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从而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
打造世界会客厅
15岁的浦江创新论坛、5岁的进博会、5岁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5岁的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正以“世界会客厅”的姿态,为中国打开一扇窗,看见全世界,也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科技实力,为合作交流打开大门。
2022年8月27日,上海,2022浦江创新论坛开幕。视觉中国 资料图
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开放是上海走向全球科创中心的必经之路。
上海始终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据徐枫介绍,上海累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等大科学计划与工程加快酝酿实施。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长期跟踪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在他看来,上海的全球化开放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宏伟目标不断迫近。
据石谦透露,从自身发展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从2012年的109分,增长到了2020年的380分,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全国贡献看,上海向长三角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2年的32.5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84.82亿元,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达7.4%。从全球影响看,根据2019年至2021年多个全球权威机构发布的排名,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处于全球第8位至第15位。
2022浦江创新论坛发布的《2022“理想之城”全球高水平科学家分析报告》显示,2012-2021年,高水平科学家人数增加最多的前五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伦敦、纽约和深圳。上海作为全球科创城市和国际大都市所具有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对全球高水平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开放和创新早已成为上海深入骨髓的城市精神,也让“上海科技”这张名片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