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斑布、徐行草编、榫卯……走进嘉定的中小学校园,多样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靠实力“圈粉”。
“榫是木条上凸出来的部分,卯是凹下去的部分,让榫从卯眼中穿过去,两根木条才能牢固地长在一起。”9月19日下午,在嘉定区春申小学,木知木觉工作室创始人、木业鉴定专家周文祥向孩子们介绍榫卯技艺的起源,以及榫卯工艺品背后的故事。
独具匠心的建筑斗拱、设计巧妙的木牛流马、小巧玲珑的鲁班锁,榫卯结构在建筑、家具等器械上的各种精巧运用让大家兴致盎然。“通过榫卯结构,不用钉子也可以建出坚固的房屋,太神奇了!”二年级(5)班学生李浩雨说。
了解完榫卯结构的原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尝试动手拼接。大家一边仔细观察木条结构,一边不停变换角度。如何只靠凹凸部分的咬合让几根木条严丝合缝,十分考验精准度,有的学生因为度量误差使得结构无法闭合,有的甚至用力过猛直接将木条掰断。
二年级(4)班学生王于辉在多次尝试后,才完成了六边形结构的搭建,“本来我觉得这个小小的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自己制作时才发现每一根木条都有特定的安装顺序和角度,充满了智慧。”
春申小学校长李书静介绍,开设榫卯课程意在将劳动教育与非遗文化相结合,“低年级学生先从认识榫卯结构、培养动手能力和兴趣开始,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深入,我们还将引导学生用榫卯结构设计灯具、餐具、凳子等物品,将传统技艺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据悉,春申小学立足人格、智慧、健体、艺术、劳动、科创等方面,建构“君子教育”课程体系,在社团和课后服务时段还开设了中国鼓、围棋、武术、健美操等多门特色课程。
课后服务健美操
“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相关课程占了相当一部分,我们也发现不少学生在这些课程中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希望通过课程实施,能让每个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拥有君子之德、君子之学、君子之体、君子之艺、君子之技。”李书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