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
有着春天最优雅的身影。 古时清明节, 有插柳、簪柳的习俗。 民谚云: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在古人心中, “柳” 还谐音 “留”, 有留恋、依依不舍之意。 所以,古人离别时, 有折柳相赠之俗, 即送行者要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 以表达不忍分别的忧伤心情。 隋朝有诗云: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弘力老先生《古代风俗百图》
古时, 交通不发达, 常常一别经年。 雅致而含蓄的古人, 常借物表达情感, 一切尽在不言中。 折柳送卿行, 却道不尽几许闲愁。 李白在《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中怅然道: “此别又千里,秦吴渺天涯。
月明关山苦,水剧陇头悲。
借问几时还,春风入黄池。
无令长相忆,折断绿杨枝。”
折柳送别,
其实还蕴含着另一层意思。 柳树生命力很强, 能随地而活。 折柳相赠, 又寄寓着送行者对远别之人 到异地后 能随处皆安的美好愿望。 清代褚人获《坚瓠广集》释到: “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 非谓津亭所便, 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 望其随处皆安, 一如柳之随地可活, 为之祝愿耳。”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额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