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三角示范区建设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正式印发,其中提出在生态环保领域,要加快研究生态环境领域一体化标准,探索建设示范区跨界饮用水源联合保护、一体管控和共同决策机制。
太浦河口 唐春宏摄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单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生态绿色是刻在示范区基因上的独特存在。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底色,揭牌两年多来,如何夯实、擦亮生态底色,是示范区人不变的执着;如何守住生态底线,于生态绿色中谋“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示范区人要直面的挑战。
为绿结盟擦亮底色
示范区内湖荡水网密布,“治水”是最重要的课题。作为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元荡因为彩带般的慢行桥“出圈”,两年多来所有的变化,倪红慧都看在眼里。
青浦杨湾村毗邻元荡,湖对岸便是吴江。2019年9月,杨湾村党总支书记倪红慧成为元荡河村级河长。“我们和相邻几个村的书记都挺熟的,平时巡河发现什么问题都会及时联系。”这种联系,因为联合河长制的出台,变得更为紧密。
元荡慢行桥 万彪摄
2020年9月,示范区执委会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在太浦河、淀山湖、元荡及汾湖等“一河三湖”率先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并在当年就实现了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合河湖长全覆盖,每年都会有两次联合巡河。
从水葫芦的打捞开始,在联合河湖长制牵引下,示范区跨界水体联合巡河、联合治理、联合养护、联合执法、联合监测如今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跨界联合河长制推进生态治理区域一体化”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复制推广。
青吴嘉三地联合检查太浦河省际边界段
“近几年,确实比以前做得好。”倪红慧说得“好”,不仅是河道比以前干净,更重要的是青、吴两地为了这一片水域的生态,力往一处使,生态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现在巡河,白色垃圾基本上发现不了,河道侵占的情况很少,特殊季节蓝绿藻治理,老百姓看到的话,会及时给我们打电话,不分你的、我的,看到就及时处理。”
合力治水的同时,元荡岸线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同步持续推进。夏夜的元荡慢行桥,聚集了来自周边的村民,不分青吴,人头攒动。“乘凉的、跳舞的都有,就是没蚊子。”倪红慧说,对于周边居民来说,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他们得到的最大实惠。
新人在元荡慢行桥上拍婚纱照杨建正摄
平台力量持续赋能
“制度创新+项目建设”的双轮,推动的不仅是示范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在营商环境优化、人才自由流动、公共服务增能等各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示范区的热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目光向这里汇聚。
其中一股为示范区建设赋能的力量,叫“开发者联盟”。虎年开年的示范区“新年第一会”,包括中国三峡集团、长新公司(水乡客厅公司)、华为等在内的“行业领导者”们齐聚金泽,和先行启动区五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供需对接会,总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现场签约,既有打造现代化农村新范式的乡村振兴项目,也有科创基地、智能制造等产业项目,于生态绿色中谋发展,点绿成金。
2022年长三角示范区开发者联盟重大项目对接会
与此同时,另一股“民间力量”也在为示范区建设持续赋能。
春节前夕,位于青浦赵巷的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来自高校、企业、银行、投资公司等不同领域的一行20余人,或寻找合作项目,或寻求发展空间,或为示范区发展建言献策,一场热烈而务实的对接会持续了数小时仍意犹未尽。
长三角投资公司参与开发建设的西岑科创中心效果图
在龚都村,他们感叹村落保存的完整性,探讨整村打造的可能性;
在莲湖村,他们看到了依托郊野公园的大踏步发展,转而聚焦如何挖掘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周荡村,他们直接打开了村庄的规划地图,描绘着可能的发展路径……
他们是“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自2021年6月成立以来,共同体成员们“以绿为马”,在示范区这块“试验田”里,不停探索公益和商业结合的发展模式,寻找激发内生动力,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绿色隧道 曹姚明摄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开发者联盟还是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都在不断扩容,示范区执委会搭起的平台,正撬动越来越多的力量,成为推动示范区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