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向新民晚报记者反映,闵行区通海路和塘浦路周边,竟然有企业在黄浦江堤岸旁“大兴土木”,搭建数十个水泥砂石“筒仓”。施工时,噪声轰鸣、扬尘扰民,更让人担忧的是,“筒仓”一旦完工,不仅侵占堤岸,“沙尘弥漫”间甚至会弄脏母亲河,存在诸多隐患。
图说:通海路255号靠近黄浦江堤岸旁已建起数十只筒仓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摄(下同)
水泥砂石扬尘漫天
新民晚报记者首先来到位于闵行区浦锦街道塘浦路301弄200号内。这里有一个水泥黄沙码头,内部还有一家搅拌站,正在生产经营。刚走进场地,4只锈迹斑斑、高10多米的“筒仓”映入眼帘。
图说:4只锈迹斑斑、高10多米的“筒仓”
记者观察后发现:在靠近黄浦江堤岸的区域,几条送料带铺展开来,一路延伸到江边。数块钢板、数捆钢筋东倒西歪地被堆放在岸堤处,脏乱不堪。另一侧,仅用彩钢板简单围挡,内部正在“大兴土木”:打下桩基后,工人加紧施工,噪声隆隆不绝于耳。
据新民晚报记者目测,这处施工现场距离江堤最多不超过10米。不远处,还有两只白色“筒仓”高高耸立。
采访中,附近居民告诉新民晚报记者,由于运送水泥砂石的往来车辆十分频繁,因此这段塘浦路周围扬尘、噪声等扰民问题严重,让他们苦不堪言。对此,不少居民认为,黄浦江边区域本就不容侵占。
这许多用于储料的“筒仓”是怎么造起来的?往下打地基,难道不会影响堤岸的承重吗?对此,浦锦街道回应:去年下半年来,确实收到并处置多起关于“塘浦路301弄200号”的投诉。该处的管理使用者为一家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水泥制品制造、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等。
图说:塘浦路301弄200号场地内正在施工
虽然该处设有扬尘在线监测点位,具备基本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但街道经核实后认为:从现场情况来看,抑尘效果不佳。目前,已约谈企业相关负责人,要求加大抑尘设施设备的布局。
那么,企业紧贴堤岸旁施工搭建“筒仓”是否合法?对此,街道回复称:已对该企业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相关项目经行业部门审批符合投产条件后,方可实施现场作业。
占堤打桩心惊肉跳
走进闵行区通海路255号,新民晚报记者看到:在这片场地内,近十个青色的“筒仓”紧挨在一起;在靠近黄浦江岸堤和防汛通道处,3只高数十米的筒仓已快“完工”:几名工人正推着三轮车,往“筒仓”内部运输水泥,正忙得不可开交。
而距离这3只大型筒仓5米不到的距离内,一块写有“防汛通道禁止通行”字样的警示牌格外醒目。
图说:通海路255号防汛通道旁建起三只筒仓
附近居民告诉新民晚报记者,这3只靠近堤岸的筒仓,是去年底开始建造的。由于日夜施工赶进度,周边地面已遭严重破坏。
而居民们的担忧则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侵占堤岸。紧挨着黄浦江边往下打桩,将影响防汛墙的牢固性;二是污染环境。有居民指出,这些“筒仓”建成之后,势必要投入使用,而距离黄浦江这么近,泥沙、扬尘等将直接污染母亲河。
新民晚报记者向吴泾镇了解情况。镇相关部门核实后表示:经查,通海路255号厂区长期经营混凝土预制管桩、构件及相关建筑材料。公司由于生产经营所需,将原有的水泥粉料建筑材料储藏设施设备扩容。
企业称,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2020年8月25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附属设施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根据其中第四条相关内容:增设推动生产经营的设施的附属设施,无需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我们安装的筒仓是水泥中转、储藏所需要,属于储藏设施设备,故无需办理相关手续。
隐患重重何时消除
不过,新民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样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首先,据周边居民反映,“筒仓”是企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一部分,后续很可能用于运料、储料,并参与经营,而不仅仅是“只用于仓储”这么简单。
其次,相关设施严重侵占堤岸。根据《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保护办法》中第三条明确规定,黄浦江防汛墙保护范围为墙体外侧水域侧5米、陆域侧10米范围内的全部区域。其中第十二条则写明:在黄浦江防汛墙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实施堆放货物,安装大型设施的,必须事先经过市水务局同意。
对此,企业声称: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该设备不在黄浦江防汛墙保护范围内,无需市水务部门批复。
这样的回复,显然与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事实不符。截至发稿,吴泾镇向新民晚报记者发来回应:闵行区防汛管理中心已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巡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但因为监管权不在镇里,具体情况会由区里在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批后,再行整改。
黄浦江堤岸旁到底能不能如此“大兴土木”?母亲河畔的隐患到底何时能够消除?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