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结构性减税降费,这一提法本身既有“稳”的考虑,更有“进”的取向。在2024年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大合唱中,结构性减税降费是一个重要“声部”,我们一定要唱好、唱响、唱准,用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确保税费政策优惠精准直达、效应充分释放,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回升向好的澎湃动力。
稳经营主体就是稳就业,保经营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一会议通常被视作下一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风向标。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减税降费直达经营主体,真金白银为经营主体降本纾困、增强信心,效果直接、显著。经济运行中的弱项、循环中的堵点,正是减税降费政策协同其他宏观政策共同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攻坚点。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一态势根尚不稳、基尚不牢,还需在直面和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中不断巩固和增强,让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促创新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结构性减税降费,这一提法本身既有“稳”的考虑,更有“进”的取向。税费之“惠”作用在于“稳”的主基调,结构性上的轻重权衡更多在于“进”的大方向,而对于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聚焦”,体现的则是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对稳与进、立与破这样一组辩证关系的平衡把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中,把科技创新列为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的对象,便是对此要求的一种呼应。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显而易见。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共40.3万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强动能。
明年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的另一领域是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而无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只要制造业的底盘扎得稳,转型升级的步子迈得实,新旧动能转换的时度效拿捏得准,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就会更牢固。把制造业一并列为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支持的重点,正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要求在财税领域的破题动作之一。
在2024年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大合唱中,结构性减税降费是一个重要“声部”,我们一定要唱好、唱响、唱准,用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确保税费政策优惠精准直达、效应充分释放,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回升向好的澎湃动力,为各类经营主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注入强心剂、增强动力源。(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